“側置氣瓶既然這么好,為啥國內現在裝車的并不多?”在此前一文《面對重圍?創虎LNG為何力推側置雙氣瓶》中,很多卡友在討論這個話題。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為何側置氣瓶的卡車為什么不多?
側置氣瓶真香 優勢很明顯
歐洲多數進口也采用側置LNG氣瓶
首先,簡單再歸結一下側置氣瓶最為主要的三大優勢。首先,更安全,發生碰撞駕駛室擁有足夠的位移空間。其次,貨廂前探距離更長,對追求貨廂容積的貨物非常利好。另外,側置式氣瓶重心更低,行車更穩定,轉彎離心力更下,重車起步也不會翹頭。
除了上述優勢之外,還有很多比如側面受溫度影響更小一類的優點,自然泄壓排氣量更少等等。在未來實現清潔能源化的進程中,可以預見側置LNG氣瓶將是一種趨勢,這一點在歐洲諸多LNG卡車上已經得到驗證。
為何側置氣瓶很少? 難在成本增加
那么問題來了!為何側置氣瓶優勢更明顯?但是反觀國內卡車裝配側置LNG氣瓶的卡車并不多呢?縱觀,國內的眾多汽車廠商,擁有幾十年的技術積累,即便是NG燃氣車領域,也經過了十多年的耕耘,論技術儲備,搞定側置氣瓶并非難事。
到底難在哪?難在成本!并非廠家不愿意多出成本來造車,而是多出來的這部分成本多數將直接轉嫁至卡友的購車成本之上,價格突然貴3、5萬,換做是你會接受嗎?正是如此,這一點是廠家不愿看到的,也是用戶難以接受的。
試想一下,我們現階段接觸最多的是背置式氣瓶,通常以鋼鐵支架的方式安裝在駕駛室后方,比較像“背個書包”。仔細觀察底盤可以發現,燃氣車的底盤布局除了后處理系統不同之外,其他零部件的布局幾乎大同小異。也就是說,背置式氣瓶對底盤的要求不是很高,需要單獨設計的零部件不是特別多。
難點一:側置氣瓶太占空間 需重新設計底盤
再來看側置LNG氣瓶,這一類車型從技術角度而言,幾乎整輛車的底盤的零部件都需要重新設計。
依維柯LNG雙氣瓶車型
首先,LNG氣瓶安裝在車架側面,將會對傳統的電瓶、氣瓶、干燥罐、儲氣筒以及碩大的后處理系統的安裝位置造成擠壓。因此,為了安裝側置雙氣瓶,這些零部件除了安裝位置需要重新設計之外,甚至連造型、結構都需要重新設計。
重新設計一套零部件的結構并不是簡單開個模具就好。我們以現代創虎最新發布的LNG車型而言,仔細觀察,為了給雙氣瓶預留安裝空間,其后處理系統的結構都是經過了重新設計。除此之外,儲氣筒、干燥罐甚至是EBS、ABS都需要調整位置,重新布局管線。
加長底盤,問題迎刃而解?別忘了,牽引車底盤軸距是有限的,過長的軸距會導致轉彎半徑過大,掉頭困難等。因此,側置氣瓶并非單純的靠加長底盤就能解決,目前側置雙氣瓶能夠將底盤軸距控制在3900mm以內,基本都算較高的水準。
難點二:側置雙氣瓶 需要開發兩套供氣系統
側置雙氣瓶除了上述成本會增加之外,額外增加一個氣瓶也會導致成本大幅度增加。舉個簡單例子,一輛柴油車,從600L油箱增加到1000L油箱,或許成本增加5000塊,僅需增加一個油箱和管路即可。
但是,從500L單氣瓶增加到1000升容量雙氣瓶,并非簡單的增加1個氣瓶即可。因為,無論是從可靠性而言還是從技術難度而言,雙氣瓶共用一套供氣系統都并非最佳之選。
雙LNG氣瓶意味著需要兩套獨立的供氣系統,包括加液系統、出液系統、增壓系統、經濟(自增壓)系統、安全系統,分別保障兩個氣瓶可以獨立的運行。這樣一來,成本的增加絕對雙油箱可以比擬的。
難點三:單個側置氣瓶 會不會更便宜?
既然,側置雙氣瓶會導致成本大幅度增加,那么側置一個900升單氣瓶那不就好了?設計師不傻,企業也不會不負責,這樣一來,雖然在設計的時候可以讓整車左右重量均衡,保持車輛穩定。
但是,隨著燃氣的消耗,車架左右的重量會發生改變,配載左右不均衡導致的結果就是車輛的可靠性極差。在此前,我們采訪現代商用車總經理林坰澤的時候,就此類問題他表示為了安全,企業絕對不會在這一方面妥協。雖然這樣很難,但是筆者看來這就是一種社會責任感。
為何側置LNG氣瓶比較少? 并非技術“掉隊”
作者:牛奶運輸車時間:2020-11-20
上一篇:返回列表 下一篇:各地相繼出臺輔警管理條例遏制收黑錢亂象